【新聞報導】2019.07.08 學會AI,回到業界幫大忙-交通大學智慧科學暨綠能學院

人工智慧(AI)技術在近幾年發展迅速,與各種應用的連結,帶動了產業轉型。回應產業界的期待,教育部通過交通大學於臺南沙崙綠能科學城創立「智慧科學暨綠能學院」(簡稱「AI學院」),這是臺灣第一所AI學院。

「AI的應用必須『落地生根』,」負責AI學院運作的交大講座教授曾煜棋強調,交大將針對有潛力的產業應用投入資源,透過人才的培育,讓業界能加速導入AI技術。

 

樓上樓下,產學緊密合作

為了培養學院學生的「即戰力」,也就是讓學生能在最短時間內為業界所用,此學院採用創新的產學合作模式,「在同一棟大樓內,樓上是產業實驗室;樓下就是學校研究室,」曾煜棋說明。

透過如此緊密的合作,學院學生的研究課題直接與產業需求連結,利用AI技術解決產業痛點,這正是現階段許多企業的殷切期待。目前已有多家重量級電子資訊廠商進駐交大AI學院,交大第1年開出的10家企業名額已被快速搶佔。

這些進駐企業將為學院學生提供豐富的產業實習及就業機會,且碩士生每月可有最低1萬5千元的研究津貼,未來博士生則拉高到每月3萬元,並另有獎助學金鼓勵研究生參與產學研究計畫。

 

學生背景多元,商管人才也來念

交大AI學院目前成立3個研究所,分別是「智慧計算與科技研究所」、「智慧系統與應用研究所」、「智慧綠能產學研究所」。學院將於今年9月迎來第一屆新生,總計45名碩士生。招生是採計學業成績、實習或工作經驗,短短時間即吸引300餘位來自各種領域的學生報考。

「一般認為有心鑽研AI的學生應該都是來自資訊相關領域,但事實並非如此,」曾煜棋說。

根據AI學院對於錄取學生的背景分析,發現僅有約4分之1數量的學生是來自資訊科系,其他的學生則來自機械、電機、土木、商學、管理、數學、物理等領域。雖然交大AI學院並非在職專班,但接近一半的學生都有工作經驗。

 

產學師資協力,模組課程任選

為培育出優質且能快速銜接業界需求的AI人才,學院在師資的安排上也是煞費苦心。師資來源總計分為3大類:新聘老師、新竹交大老師,以及業界老師。

曾煜棋說明,「交大新竹校區多位AI研究成果豐碩的老師,也會支援臺南的AI學院。」學院也以「青年講座」方式聘請年輕人工智慧學者助陣,此外,來自業界的專家老師,更是學院師資的亮點。

學院在課程設計上採用模組化教學方式,曾煜棋稱之為「自助餐」。執行方式是將一般3學分課程解構為6個模組,1模組是0.5學分,學生可以自學校開出的許多模組中自由選擇5個模組,加上一個強調「動手實作」的整合型模組,即完成一門課。這樣的設計能讓學生高度聚焦在自己感興趣或是最需要的課程上。

畢業論文研究是由學校教師與產業界專家共同指導,學院學生在養成過程中必須從「動腦思考」進展到「動手實作」,學會將大數據、新演算法、機器學習、人工智慧等技術運用於各專業領域,這是交大成立AI學院的初衷及目標。

 

高教創新電子報
電子報期數:027-01
發報日期:2019.07.08

資料來源: http://www.news.high.edu.tw/innovation/content.php?cid=187&did=647

 

【新聞報導】2019.07.08 學會AI,回到業界幫大忙-交通大學智慧科學暨綠能學院